今天,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采取線上直播方式,發布《深圳法院家事審判白皮書》,介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法院家事審判基本情況、主要特點以及家事審判改革的主要舉措、成效等。深圳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龍光偉出席發布會,曾瑞香專委、許綠葉庭長現場答記者問。
發布會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82.4萬人次。
家事審判基本情況
2017年至2019年三年來,深圳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家事審判職能,妥善化解家事糾紛,為建設法治深圳幸福深圳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務,全市法院2017年、2018年、2019年共受理家事案件20379宗,審結20020宗,結案數逐年小幅增長,分別為1.21%、7.64%,呈穩中有升的持續增長趨勢。家事法官每年人均審結185宗家事案件。審結案件中主要類型案件為:離婚糾紛案件13324宗、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2032宗,撫養費糾紛案件979宗,變更撫養關系糾紛案件950宗。
其中,3163宗家事案件經訴前調解結案,占案件總數的14.58%;8144宗案件經訴中調解結案,調解結案率為40.68%;對5046宗離婚案件實行財產申報;為243宗離婚案件設置了冷靜期;對546宗案件做了親子關系評估;發放離婚證明書共計2798宗;對1675宗家事案件實施心理疏導,對3174宗家事案件實施案后回訪制度,分別為調解總數的21.85%和39.83%。
家事案件特點
離婚案件方面,女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比例較高;30-40歲年齡段、婚姻存續時間7至15年的夫妻提出離婚的比例較高;90后的夫妻共同債務主要系向父母、其他親朋的借款,或向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的借款;離婚后財產糾紛增多;主張離婚原因符合法定準許離婚情形并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增多;離婚糾紛雙方均要求房產所有權,關于房產性質的爭議以及夫妻共同債務的爭議成為審理重點。
撫養案件方面,雙方均要求撫養權、有協議約定而請求增加撫養費以及不主動履行協議導致另一方訴至法院的案件增多。
繼承案件方面,繼承人身份涉外情形較多、部分案件難以查明所有繼承人、難以送達,遺囑形式瑕疵問題突出等特點。
人身保護令案件方面,案件數量逐年上升,女性申請人占多數,申請理由中毆打行為占比高,與離婚糾紛案件的關聯度高。
家事案件審理特點
1.家事案件多元化糾紛解決的成效凸顯。
2.身份關系處理與精神利益、子女利益保護并重。
3.變更撫養權、撫養費糾紛以尊重協議時當事人意愿以及生效判決為基礎。
4.離婚糾紛依法處理財產,貫徹照顧子女與女方權益原則,兼顧利益平衡。
5.運用依職權調查以及律師調查令方式查明身份信息,嚴格依照法律規定審查遺囑形式要件,妥善處理繼承糾紛案件。
家事審判改革舉措
統一思想認識,樹立家事審判新理念。
轉變工作方式,實現家事審判新作為。貫徹調解前置與調解優先,堅持離婚案件本人到庭,加大依職權探知力度,貫徹全面解決糾紛原則。
創新改革機制,開創家事審判新局面,鞏固家事審判糾紛化解功能,強化家事審判權益保障功能,完善了人身安全保護綜合聯動機制,加大送達與執行的力度,切實保障家庭暴力受害人權益的維護。實行財產申報制度,解決了離婚案件中的財產查明難題。拓展家事審判情感治愈功能,將心理評估疏導納入全過程,加強與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的合作,以司法關懷護航離婚當事人以及未成年子女成長。延伸家事審判社會輻射功能,建立從訴前聯調、訴中調解到訴后回訪、幫扶的全流程家事糾紛調解機制。
先進經驗
先進集體與個人
2017年2月,寶安法院在最高法院召開的部分法院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上作經驗介紹。2018年7月,寶安法院家事審判庭榮獲“全國家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9年6月,羅湖法院婚姻家事審判團隊負責人盧穎紅獲得“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深圳法院家事審判白皮書》
反映全市法院家事審判
在服務社會穩定、建設美滿家庭
和諧深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傳遞家事裁判規則與理念
為人民群眾在新時代有更多的
幸福感與獲得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來源: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